今天,我们就跟随花的香味小故事,展开一段奇妙之旅,去探索这位少女有何奇特之处
今天,我们就跟随花的香味小故事,展开一段奇妙之旅,去探索这位少女有何奇特之处...
VOL. 1 花的香味小故事
>>>幻想者<<<
Sijia Ke
这位插画用色清新明亮的少女在国内本科学的视觉传达专业,之后便拿到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动画专业)和格拉斯哥美院的Offer,现居住在上海。
她说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画画,长大能够顺理成章的做自己喜欢的艺术领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平时作品以插画为主,但是也有很多和别的领域的结合。比如动画和黏土 / 陶瓷。
最期待的事情是能将艺术和个人完全的结合,天!人!合!一!所做的东西再也不用经过设计和计划。
就像饿了要吃饭,开心了会笑,饿了想要吃火锅,笑的时候会露牙龈。而这便是她的作品风格。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状态,也是她希望自己能够 achieve 的状态。
超现实主义陶瓷/黏土
fiufiu
展览现场
Sijia Ke 用她独有的思维创造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并真正感知艺术本身,从而转换为自己私人化的表达~
在她的作品中,艺术本身就像她所做的黏土模型----四肢和躯干的延伸一样,充满了清爽快感,肆意的氤氲在每个人的视线内。只让人感觉轻松自在,可爱悠然。
Ground x Sijia Ke,接下来让我们了解更多对话内容吧。
Q: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艺术/是什么让你喜欢艺术并坚持创作?
A:幼儿园的时候画小熊过桥,老师说我画的比她还好。我超级开心。从此对画画一往情深。
Q:你喜欢的艺术家是谁,你觉得他/她对你有什么启发?
A:我喜欢的艺术家一般都在我的身边。本科的时候喜欢我们班一个英国的妹子,她叫...惨了我忘记了。她画画时候非常自由却又有板有眼,让我模仿了很久也没超越。
研究生的时候又特别喜欢我们班另一个妹子,德国人,她叫 Gudrun Krebitz。
她对我的启发是一种艺术里面需要的血肉的感觉,很raw却很精彩,很像人性的东西。那个时候渐渐地就已经对风格的追求淡化了,而更多是对内在精神的喜欢吧。
我现在最喜欢的艺术家是一个来自台湾的妹子叫邓永涵,和 Ben Mendelewicz,他们会更加有人性的魅力。
也是更加让我感受到了艺术作品和作者之间的亲密关系,是一种完全自我的东西,非常极端和非常勇敢的自我。很当代,我很喜欢,爱的不得了。
Q:国外的求学经历是否为你带来不同的思考视角?
A:我觉得没有环境所能影响的思考视角,只有会不会因环境而释放出来的那个你已经存在的思考视角。
每个人的思考视角都是不同的,就像每个人的性格一样,再相似的性格也有细微的差别,这也是为什么这个社会是以合作的模式发展下去。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独有的思考方式存在。而对我来说,英国就是那个空间。它是一个非常独立和自由的社会体系,每一个不同的个体都会受到极度的尊重。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体会到了独特思考视角的价值和魅力,而更多的释放出了本就属于自己的一种思考方式。
Q:从二维到三维的探索过程中,有没有哪些比较深刻的差异性可以分享?
A:总的来说三维更好玩,因为它有无数个二维,它也是很多很多二维艺术家想要尝试的东西。
说到差异性,其实我认为无非是一些技术上或者材料上的差异导致这两块还是有界限的。不然我觉得其实很多二维的艺术家脑子里都有一万个三维作品,只是可能觉得技术上有差异性所以总是停留在想想而已。
像我在做陶瓷前已经把空气粘土纸黏土石塑黏土软陶等等全尝试过,颜色什么的更是尝试了整个淘宝产品。失败率百分之九十以上。
所以说到差异,这里的差异性确实很大,3D更加物化,更加实质。但我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的~
Q:你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抽象的吗?在创作前有什么准备?
我觉得还算比较抽象吧。创作之前我比较喜欢让自己状态更放松。将自己放到一个非常非常自我到自由的状态。
以前不是经常在学校里听老师说 be free 么,当时天天都在追求这个,其实就是这个状态。
但有点不同的是但我到现在才有点懂这个 be free 是什么意思,它不是单纯的叫你画的更轻松,更抽象,而是叫你做自己。
如果你就是非常喜欢抠细节,那就 be free to do it。如果你非常喜欢画很写实的高考素描,那就be free to do it,不要被任何人左右。
起初你可能会怀疑自己,但之后你就会找到自己了,那个时候你作品的价值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