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潮的消费文化方式就是通过这些身临其境的、有趣的、拍照好看的装置来实现,进入这些艺术所面临的障碍可能是时间和金钱,而不是任何特定的要求或是对艺术史的兴趣。”——Artnet的新闻艺评人Ben Davis
最潮的消费文化方式就是通过这些身临其境的、有趣的、拍照好看的装置来实现,进入这些艺术所面临的障碍可能是时间和金钱,而不是任何特定的要求或是对艺术史的兴趣。”——Artnet的新闻艺评人Ben Davis
简而言之,它就是一场没有门槛的、人造的梦境!而沉浸式艺术也绝不只是以网红文化作为噱头的艺术产物,还有很多带给人们思考和更真实体验感的沉浸式艺术,通过制造时间和空间的幻象,使参展者融入ta所重新塑造的三维世界,体验前所未见的艺术视角。
一个好的沉浸式展览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呢?
展品的设置与呈现是否可以起到连续整个展览的作用使展览整体化
观众是否有被带入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观众与展品的呼应是否会导致展览的内容产生变化
打破传统展览模式
传统艺术中艺术家、展品与观众之间有着较为抽象的距离,很多人走进博物馆、美术展,都曾有过疑惑 “如何去看一个美术展 ?”,“我一定要了解这个艺术家的时代背景、创作理念、艺术风格吗?” 很多人眼中的油画、雕塑是枯燥乏味的,因为人们无法置身其中,不知如何和所看到的艺术品产生联系,从而对艺术望而却步。
而沉浸式艺术尝试转换了“艺术总是高高在上的”这一现象,更注重强调观众与展品之间的互动,艺术家们尝试打破传统的展览模式,建立艺术与观众之间新的互动和观看关系,从而让艺术品与观众对话,构建了全新了观展模式。这种角度的转变也引发了观众对于艺术新的思考和探索。
在阿根廷艺术家雷安德罗·埃利希(Leandro Erlich)的作品太虚之境(The Confines of the GreatVoid)中,他将虚拟与现实巧妙的结合。
他把我们熟悉的事物作为元素(比如唐人街、游泳池、人行道、教室、公寓),重塑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物件,重置观众和他重塑艺术之间的关系,“观看者”和“画中人”的身份切换自如,观众可以选择融入作品或只是观看别人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这不仅增加了参展的趣味性,又可以引导观众重新审视日常场景并再度思考个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还有风靡一时的遇见梵高展 (Meet Vincent Van Gogh )利用高科技互动体验的现代感应技术再一次生动重现了梵高的佳作。一百多年前的画作又“活”了过来。很多人说,“我从来没有离梵高这么近过。”由于画的幅度变大,画上的笔触则变的更加清晰,当观众走在画中,则可以清楚看到颜料使用的比重,厚度和笔法。这种科学还原并放大的效果让人们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画中的细节。
除了画作本身,展览中还有很多体验环节,比如VR体验区的“梵高咖啡厅”,戴上眼镜则可以与梵高来一场近距离对话。这种新展览设计体验不仅解决了运输画作成本巨高这一大问题,还让观众们既可以看到画中细节,又可以真正了解到一幅画背后的故事以及梵高的生平,对于很多不是很了解艺术史的人来说,这也成为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放肆融入多元媒介!
为了让观众体验到真正的虚拟现实,很多沉浸式艺术体验借用科技手段构建了融入声光电多媒体艺术结合的立体景象。Archive Dreaming是土耳其媒体艺术家Refik Anadol的作品,算得上是一件震撼人心的数据可视化作品,它也是欧盟“文化计划”中的一部分。作品使用机器算法搜索和分类了1,700,000个文档后通过多维数据的交互转换而被置换。
进入展厅,一层的画廊转变成了 一个包罗万象的空间,像一个巨大的万花筒,历史与现代被大数据融为一体。
艺术家在这个临时的沉浸式建筑空间里构建了一张巨大的画布,画布上布满了光和数据,解构虚幻空间框架,将超越图书馆和传统平面电影投影屏幕的观看体验的正常便捷,利用机器算法让文档可视化进入三维动力学和建筑空间,重塑了21世纪博物馆感知的记忆 、历史和文化。
观展者站在巨大的数据库中仿佛穿越古今,又像是深陷一个巨大的数据黑洞。
“沉浸式体验”这种概念除了存在于艺术馆、博物馆这种传统展览形式中,也悄悄走进了古老的建筑,发生在人们熟知且有着悠久历史的场所。
位于蒙特利尔旧城区有着近400年历史与巴黎圣母院齐名的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Montréal)为了让参观者以一个全新的方式探索教堂,邀请Moment Factory团队创造一个永久的由声、光、影组成的体验。经由改造过的圣母大教堂变得炫彩夺目,教堂主要以深蓝、天蓝、红、银的金的色调装饰,而灯光秀则也更加强调了这些配色,使教堂变得十分神圣、梦幻。圆弧形尖顶、拱廊、玫瑰窗,圣母像顶部金滔制成的星星,从17到20世纪的绘画和雕塑教堂中的每一个细节在蒙特利尔漆黑的夜里发着光。教堂还安装了一个从穹顶连接到地面的投影屏,戴上耳机,精心制作的短片会将教堂的前世今生缓缓道来,即使你对教堂的历史、建筑结构一无所知,深陷其中的你也会被深深吸引打动,愿意去看上了解一二。
既当观众又当演员!
除了艺术展,旧址改造,其他的艺术形式也在探索沉浸式与传统表现的融合。迄今为止最著名的沉浸式戏剧作品《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 是由莎士比亚最阴暗的悲剧《麦克白》改编,添加了希区柯克的故事情节,剧情设置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座废弃酒店。观众在三个小时的演出时间内只需戴上一只面具,便可以任意穿梭在这处被精心设计成复古风格的9000平方米的演出空间中。
沉浸式戏剧打破了传统观众与演员对立的关系,让观众真正的成为“剧中人”,一切表演都在咫尺之间。观众的安全感被打破,不再只作为接受信息的被动存在,也可以向演员提供反馈,甚至参与到情节中。酒店的衰败、卧室的豪华、医院的阴森与腐臭......观众被允许触摸并使用道具,比如翻开书本,或是在卧室的椅子上坐下。观众被全剧所营造的诡异、阴郁的气氛包裹,沉浸于其中。
当下如何重新定义“艺术”?
艺术家需要生存,艺术需要被“看见”。艺术家不断变革、创新,使得艺术呈现的形式在不断变化,让更多的普通人也有了走进展馆,体验艺术之美的机会,沉浸式艺术的新互动模式在艺术的传播性和可看性上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网红展“使大众走进了艺术展,却也可能让观众止步于艺术自嗨。有些时候,艺术家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和观众的猎奇心态而舍本逐末,侧重了形式和外在,放弃了做好艺术的根本。网红的作品千篇一律,总有一天观众会不再买“五颜六色”展览的单。好的艺术给人启发,共鸣,短暂的狂欢后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随着艺术不断被“网红”化,商业化,艺术家也需要思考如何才能在不丢失作品实质和精要的前提下,合理化艺术与商业的结合,让新的艺术不仅具有传播性和可看性,还保留了艺术本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