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留学
艺术留学 > 艺术资讯 > ACG名师专访实录:艺术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ACG名师专访实录:艺术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12-26 16:29:01 艺术留学咨询:400-612-8881

关于美国,关于纽约,你有过什么样的设想呢?是繁华,是时尚,是国际大都市,还是…?有一个人,他曾经带着我们走过纽约的大街小巷,他曾经细心为我们解答关于留学的种种困惑,但关于这位老师,他本身有着怎样的故事,又经历过什么样的人生呢?希望本期的专访能够让你找到答案...

关于美国,关于纽约,你有过什么样的设想呢?是繁华,是时尚,是国际大都市,还是…?有一个人,他曾经带着我们走过纽约的大街小巷,他曾经细心为我们解答关于留学的种种困惑,但关于这位老师,他本身有着怎样的故事,又经历过什么样的人生呢?希望本期的专访能够让你找到答案...


关于 · 纽约


Q1:请您介绍一下关于ACG纽约分中心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A :经过了今年一整年的努力,在纽约分中心目前我们共有60名老师,90%以上的老师为研究生学历,所涉及的学科涵盖了艺术留学领域几乎所有的专业。为了及时了解每个专业的状况,还有各院校对于中国学生的录取和教学反馈,至今通过走访或直播的方式,我们一共采访了10多位各个专业学生,以及各院校的大量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系主任。


Q2:在纽约分中心,一般都是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呢?


A :大部分的学生是采取线上课的方式,从我自己任教的艺术史方向来说,因为我早年是在加拿大修读的艺术史专业,我会利用自己编写的手册进行教学。因为我们的教学周期都比较长,大家很熟悉我,我也会经常带着学生去多做一些扩展思维的训练。

纽约艺术留学

Q3:在纽约生活的日子里,对于纽约这座城市的艺术氛围如何评价?


A :我目前在纽约已经生活了3年多,总的来说这座城市的艺术氛围非常好;我印象很深的是在我还是学生时,课上的一位艺术批评家曾经说“艺术是钱的‘性生活’”,这三年我对这句话理解的也越发透彻。在一个资本活跃的城市,艺术也一定是活跃的。在纽约,这里有超过300家艺术画廊和艺术空间,与国内相比的话,在艺术氛围比较好的城市里,北京的艺术画廊和艺术空间数量只有这里的1/3。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在艺术,还是在艺术教育领域中,纽约都绝对称得上是一座上游城市,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所有来自纽约的人都是携带着大量信息,并且切实可以产生影响的人。


Q4:在走访了这么多名校后,最喜欢纽约的哪所艺术类大学呢?为什么?


A :首先单从校园环境来说,我比较喜欢Pratt。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校园,在纽约这样一座复杂的大城市中有一片自己安静的地方,这会让人感觉十分舒适。其次,之前我也走访了一些学校的毕业展,因为Pratt有自己的校园,他们的会在自己的体育馆里,开一个全校性质的毕业展,展览很大,也十分专业。相比之下Parsons也不错,SVA因为没有大家公共的空间,会比较松散,学生间也会比较陌生,同时也因为校区的局限,在Parsons和SVA一般只有针对各自的院系开的毕业展,规模和专业性上就与Pratt有了一些差距。毕业展是可以直接的、真实的了解到这所学校每个专业风格和状态的事情,所以如果有同学在择校期有需要,也可以对他们毕业展的作品多做关注。


关于 · 他


Q1: 是什么时候选择出国的呢?当时是怎么想的?


A : 出国这件事我从初二就已经决定了,当时就与父母商量过说自己想去国外学习心理学,父母也比较支持,所以我04年就已经出国修读心理学了。到了大二的时候,自己又辅修了一个历史方向的专业,作为当时这个专业里唯一的中国人,辅修的专业给了我很多的收获,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对于人文学科,对于艺术史方面的喜爱和天赋。并且在辅修历史专业的同时,英语的进步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自信。我从小有些偏科,数学一直不是很好,因此也给了我很多的压力,但后来接触了人文学科的很多知识后,我开始认识到有些事情不需要别人的认可,重要的是自己的意识和观念。


Q2:您认为美国的教育风格&教育体系与国内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A :我认为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在国外如果你选择做一件事,那一定是源自于真的喜欢和热爱;国内的大部分人都会在一种实用主义的环境下去做出选择,而并非出自于是否真的喜欢这件事。其实教育就是一件从小到大,循环往复的东西。基于这一点,国外的老师如果意识到你对某一个方面感兴趣,老师就会私下根据你的兴趣爱好进行指导和鼓励。同时,在研究生的班级里基本都只有10个人左右,这10个人组成的小社会可以让人产生一种归属感,虽然课程很紧张,但是靠着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不自觉的形成一些标准去影响彼此,这种体验在国内是没有的。国内的教学多少有一些流水线的感觉,而国外的教育环境,学习环境都会更加纯粹一些。

纽约艺术留学

Q3:自己留学的时候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吗?当时与现在的留学环境有何不同呢?


A :我当时第一年是在加拿大的一个村里,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下大暴雪,零下三十几度的天气里还没有电,大家只能在一起围着壁炉睡觉,还要一起去超市囤货;还有当时在那边过圣诞节,当地的家庭会带着我们一起去砍圣诞树,那是我第一次学会如何使用斧子,也切实感受到了加拿大那边淳朴的民风。至于当时和现在有何不同,一方面当时留学产业其实是个不太健全的产业,所以当时的那一批留学生就会经历很多不同的体验;但现在的留学产业十分健全,流水线作业一样,每一步都可以提前安排好。虽然很方便,但学生可能自己能去体验的有趣经历就少了很多,早一批留学生的那种经历在我看来是很难复制的。


Q4:当时是如何与ACG结缘的呢?


A :研究生毕业后我先是在纽约和北京的画廊分别工作了一年半的时间,这一年半的工作经历让我意识到画廊其实并不需要我。反观研究生出国前在国内某机构做老师的那5年,我觉得自己对于教育还是有着一些不可名状的情怀,也希望能够把自己在国外学到的东西,我的留学经验分享给更多的学生。11年的时候,我为了出国走访过几乎所有的留学机构,但给我答复都是学习艺术史没有办法出国,最后我是靠自己DIY申请成功的。所以我机缘巧合之下来到ACG,也是希望这种对于艺术生的留学状况可以得到改善,虽然学习艺术史,艺术批评的同学相对较少,但我也想能够为这些同学发挥我自己的作用。

纽约艺术留学

关于 · 教育


Q1:为什么当时会选择艺术批评这个偏冷门的专业呢?


A :我从大二开始有了写作的习惯,大概在20-30岁的这个阶段,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去进行写作。我认为写作的本质其实是美和艺术,所以我可以在一些艺术家身上找到共通性,但为了保护我对于写作选题的独立,所以我没有选择去成为一名职业作家,我容忍不了自己去做的事情与艺术无关;另一方面来说也算是我自己给了写作梦的一条出路,为了让自己的写作有价值,11年就选择了艺术史方向的专业,在我看来这里多少带着点宿命的意味,从小的经历潜移默化让我选择了这个专业。我认为艺术批评其实跟自己在文艺方面的积累有很大关系,选择是因为出于自己的热爱,真正接触之后也很庆幸自己的选择,这让我合理的疏解了心中对于艺术的种种疑问。


Q2:艺术批评、艺术史这一类专业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呢?


A :基本是四个大方面:


<1> 从事艺术方面的教师


<2> 在美术馆或博物馆


<3> 去画廊或者拍卖行


<4> 艺术媒体相关


其实随着国内近3年艺术文化行业的发展,国家对于这一领域越来越重视,这些艺术相关的专业最终都会变得十分专业,但专业人员的稀缺会在之后变成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虽然这个专业方向的大发展平稳而缓慢,但仍然很有希望,但切记这个专业不适合不知道想学什么就随便选择的同学,艺术史和艺术批评在我看来针对的是明确知道自己要学习这个专业的同学。

纽约艺术留学

Q3:多年教学工作中,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学生?平时又是如何与学生相处的呢?


A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叫Tiger的学生,当时他还是名初中生。接触几个月之后发现他十分聪明,年纪小小便精通几国语言,但他对于自己喜欢什么却没有明确的概念。后来跟着我学习了1年多的时间,最终通过了AP艺术史,并考上了普林斯顿大学。现在他在美国做博物馆的艺术项目,发展的很好,我在跟他相处的过程里不光是单方向的给他传授知识,而是有一种彼此都在成长的感觉。


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配合自己的经历去传授知识。对于教育,我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体系的核心是对人的接受,我需要学生和老师之间能够相互认可,所以我想让我的学生能够意识到老师是真实且立体的。我会花很多的时间去和学生互相了解,教育最表层的展现是知识的传达,而互相分享经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是老师真正该做的。


Q4:上一次的线下见面会中,家长们主要都是关心哪些问题呢?


A :比较偏向于什么专业比较好,还有关于这些专业就业前景的问题。对于该用什么样的视角去规划留学生活这件事,我的建议是别把赚钱当成最重要的考量点,对于家长和同学们来说,不要太追求一帆风顺的学业,而是转变观念去在乎探究生活本身,我始终认为你拿到什么样的文凭不是最重要的,是留学生活这件事从始至终的过程和你的收获才是最重要的。


他 是谁?

林梓

你或许曾经通过这些了解过他

林梓

林梓


纽约分中心负责人


个人简介


林梓,策展人,批评写作者,自由撰稿人。2010年获得加拿大阿卡迪亚大学文学双学位学士(心理学及艺术史),2017年获得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硕士(艺术批评及写作),是从纽约著名艺术批评家David Levi Strauss。

林梓

曾担任中国国家艺术博物馆策展人助理,前波画廊(纽约)执行助理,否画廊(纽约)评论撰稿人,常青画廊(北京)画廊助理,以及艺术论坛 Artforum、艺术界LEAP、典藏、艺术与设计、Degree Critical等特约专栏撰稿人。北京民间诗歌社团“大四诗社”核心成员;行为艺术小组“通天塔”核心成员。


教育背景


阿卡迪亚大学-心理学及艺术史-本科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艺术批评及写作-硕士


教学优势


熟悉后现代理论/艺术理论相关专业书籍,知识


长期从事艺术教育,思维灵活


撰有《林老师西方艺术史学习笔记》


熟悉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知识及语言


为多名年轻艺术家自由撰稿及策展


熟练使用Gallery Manager和Outlook


中英文写作十数年,撰写小说,诗歌等


从事艺术创作,行为-影像有作品若干件

林梓

在过去的日子里,不论是“林老师带你走纽约”的节目,还是在北京校区举办的线下见面会,林老师都为我们展示了他多才又风趣的一面。而在这一期的专访中,我们希望能展现出他更多的面貌,他的过去,他的思想,他的教育理念……希望读到此处的你,已经有了一些收获,毕竟你们的收获才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返回资讯列表

在线提问导师

Natalia

皇家艺术学院 · 服装设计

咨询
艺术留学评估

申请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