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一直都是学霸聚集地,你要说你学设计别人可能会不赞成的摇摇头,但你要说你学建筑那是要收获大拇指的!学科鄙视链一直存在,建筑设计常年处于上游,虽然很多学长学姐们“一入建筑愁似海”,但围城外的人总要入了场才有资格评论,学建筑,尤其是出国去美国学建筑,依然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建筑设计一直都是学霸聚集地,你要说你学设计别人可能会不赞成的摇摇头,但你要说你学建筑那是要收获大拇指的!学科鄙视链一直存在,建筑设计常年处于上游,虽然很多学长学姐们“一入建筑愁似海”,但围城外的人总要入了场才有资格评论,学建筑,尤其是出国去美国学建筑,依然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说到美国的建筑院校,就不得不提到SCI-arc,南加州建筑学院,它和南加大没有关系,这是一所在国内还比较低调,但常年位于全美建筑专业排名前十的实力建筑院校。南加州建筑学院作为美国先锋派建筑学院中的佼佼者,在当代建筑学史中拥有一席之地,是70年代美国学术反叛精神的产物。主要以数字化建筑和参数化设计作为教学重点,专注于实验性、冒险性、未来等方向,且学校配备了最好的数控技术设施,建筑风格寻求在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实践。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位SCI-Arc迷弟Liu同学,在建筑设计留学申请这条路上,他走了蛮久也走得蛮好,我们来听听他的SCI-Arc梦校offer是如何到手的!
Liu同学
本科专业:土木工程
申请专业:建筑设计
录取院校(目前)
SCI-arc 南加州建筑学院
Pratt 6w 美金奖学金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
【1】学建筑才是初心
Q:为什么要转专业,在转专业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转专业的动机特别简单,高考没考好,所以没有申请到建筑系,只能读土木工程。又不想复读再考一次,就打算研究生阶段去读完建筑。(后面发现,我为什么不本科就出国念建筑呢?可能是没有钱)
转专业遇到的问题非常多,比如自己原本的本科专业是土木工程,和建筑设计其实是没什么关系的。唯一有关的可能是有少数几个软件是互通的。所以我真的是从零开始准备。
其次就是因为高中的时候也不是艺术生,唯一接受到的艺术教育在小学四年级之后也就差不多停止了。感觉在基本功上面和其他同学比还是会差不少。
Q: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设计师或者作品?
在我还是高中生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扎哈的作品,但是自己真正接触到设计之后就会觉得扎哈的作品个人能力占了非常大的部分。有些时候真的就是没有那种感觉,就很难做出和扎哈的作品那种自然又富有特点的曲线。
在自己接触了设计之后,觉得莫霍利纳吉在20世纪初做过的关于原型、构成、透明的作品以及项目对我个人启发还是很大的。
Q:平时会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灵感呢?
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去找啊,找网站,找论文,写程序等等。
【2】本子里面的项目我都满意
Q:项目中比较满意的是哪个,展开讲一讲创作灵感、创作过程等等?
我对我本子里面的每一个项目都特别满意。(非常好,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自信的感觉!)我觉得每一个项目的完成度对于我都是超水平的。
记忆最深刻的还是第一个,对于特殊儿童探讨的一个项目。
我在刚开始做这个项目的时候真的就是个萌新。我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怎么入手讨论问题,不知道怎么生形,不知道怎么用软件,连效果图都不会画。做了非常非常多的废稿。回头看了看,至少成型的废稿就得有5、6稿。但是这些废稿真的是见证着我水平的进步,所以不能空想着一步到位,真的就得踏踏实实做出让自己满意的东西。
这个项目是关注了特殊儿童这一类型的人群。通过实地调查、采访和查阅资料,然后深层次挖掘原因、道理、深层次的结构。刚好2018年深圳发生了一场歧视特殊儿童的一次事件,我就从这次事件当中去挖掘,去探索能不能靠自己的理解去消除这种存在于各个年龄段当中的歧视。最后我做出了一个景观和装置项目,去让这些孩子们能够在我设计的场地中通过一种非语言的交流去消除沟通障碍,能够平等玩乐的地方。
Q:在创作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有挑战性的问题?
遇到的挑战真的非常多。每个阶段对我都是挑战。
因为真的萌新入门,很多东西真的就是不会。最开始不会建模、不知道怎么画图、不知道怎么做模型。真的大部分就是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中间也会有让人崩溃的时候。花了一周时间做的稿老师觉得有问题或者不符合就真的说废就废,重新开始。到后面不知道怎么画研究过程,那些图表也没有参考,真的也是花了一天来画一张表,不好看也是说废就废的。但真的,就是细活出精品,最后的图面效果我自己都非常满意。
Q:在申请过程有什么趣事可以分享吗?
没有面试,本来有个线下面试的疫情取消了......我感觉疫情年什么事情都挺有趣的......
【3】入股ACG不亏血赚
Q:怎样了解到的ACG,是什么原因选择ACG助力你的申请?
这个......网站一搜,第一个就是ACG啊0.0。原因也很简单啊,当时天津就咱们这一家。不过,陈老师是真的很厉害的(哭笑脸),来的真的不亏血赚,生命中的贵人。
Q:在ACG发生过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呢?对哪位老师的印象最深刻?ACG对你作品集创作最大的帮助在哪些地方?
老吴和老陈真的帮助都非常非常大,我软件是真的和老吴学的,这个帮助我很大,让我有了能完成本子的技术吧;老陈的帮助就是真的是指路人。虽然大部分时间在闲聊,但是闲聊过程当中真的干货满满。毕竟做设计是展现你对世界的看法,老陈就给出了他对世界的看法。不能说是灌输,但是是一种让你打破固有认知的开始。所以二位真的什么时候请你们吃顿饭什么的,哈哈哈。
还要感谢蓓蓓老师,感谢蓓蓓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还有不离不弃。真的刚开始的时候头脑一片空白就是做不出东西,但是蓓蓓老师真的一直鼓励我,鼓励的我都不好意思了...2019年我一直一个人住天津,刚好那段时间又一直生病,蓓蓓老师一直很关心我身体健康,真的无微不至。感谢蓓蓓老师。
Q:成功拿到这么多梦校的offer有什么经验想和大家分享?
SCI-arc和Pratt都是艺术类院校,二者都是做参数化擅长的。
我觉得我能拿到这两个offer很大程度上是我在本子当中展现了我对于参数化的掌握和个人的理解和应用。我觉得你在本子里面一定要取长补短。比如我,我就是比较喜欢digital,我也擅长这个。我肯定是要在本子里面尽可能的去多多展示我的长处。但是不意味着全部就展示这些,你还是要在本子里面展示你手绘的能力、排平面的能力等等。但是每个人的侧重点就不同。
其次就是,语言真的很重要,千万不能被语言卡死。多少豪杰过不了语言关。我觉得我语言成绩不出色也成为了我被很多综合类大学拒绝的理由。比如明尼苏达双城和多伦多什么的。
好的文书也非常重要,我觉得好的材料就是做了一个好蛋糕,放在橱窗后面。招生官就是路人,他们能看到这个蛋糕但是不知道好不好吃。文书就是招牌,他去形容这个蛋糕有多好吃,多诱人,来吸引招生官录取你。所以我觉得作品集、语言和文书三者不能少一样。
【4】未来捉摸不定但未来一定可期
Q:最终可能会选择那所高校,为什么?
虽然Pratt给了我奖学金,并且Pratt的排名和地理位置都很棒,但我肯定是选择自己的梦校SCI-Arc。这所学校的激进是非常吸引我的,它的创始人也是拿过普奖的大牛。其次他的地理位置位于洛杉矶艺术区,我对那边的氛围环境还是很向往的。
Q:对于即将要开始的海外留学生活,有哪些计划呢?
1、活着;
2、别被打,特别别被枪打;
3、好好生活,争取拿奖学金。
Q: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样的规划呢?
本来有,现在疫情感觉要重新安排了,世事无常。
【5】好好听学长的话
真的,最重要的就,真的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自己的本心。想清楚你到底想要干什么,不要同流合污,也不要随波逐流。你最重要的就是信念,就是自己不能放弃自己。不能说,啊,寝室的小明要考研,我也就去考考看;或者,啊,一寝室的人都睡觉,我也睡觉好了。那不一样,小明的家人可能是大学教授,他们家庭底子好;或者睡觉的小刚家里有一山坡的牦牛,根本不愁吃不愁穿。坚持内心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想当年(大四下学期),我大学在宝坻,我一周两次往返宝坻市区。其他五天还要每天紧凑的安排考驾照、写毕业论文、做作品集和健身。但是我当时也没觉得累,可能真的就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不觉得累。
【6】作品集导师点评
Liu同学采访中提到的大牛老陈,也就是我们ACG天津建筑工作室的陈老师,陈老师很神秘,嘘!我们先看看背影:
当然,对于自己的得意门生,陈老师也有话要说:
“ Liu是个很有趣的男孩,我带了他有大概两年的时间,大概能等同于一个一般研究生的学习周期了。从某种意义上他并不完全像一个典型的学力学出身的理工科学生,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也经常会有自己的看法,无论是否与建筑有关。这点是非常适合学设计的。
好奇不仅仅源于对知识的渴求,更在于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认知系统,从而激发思考,并以设计来反映我们的认知和思考。大到世界观,小到设计观的思维系统的建立,超越了我们以往接触到的工程技术式的建筑设计培训。而这种设计宣言往往是我们如何进一步追求前进方向的源动力。我很有幸见证了他的这个过程。
在这两年的学习过程中,从对现代艺术的探讨与转译,到利用自已日渐成为主流设计工具的数字化技术对于人文主义和社会关怀的实验性探索,都体现出了他作为一个初学者却并不完全生涩的设计宣言。在这个过程中,他找到了适合自己建筑院校并且有幸得到了录取。
我相信,在Sci-Arc的学习在加速他成长的同时,会让他看到关于建筑关于世界的更多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