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动画设计留学,相比欧美,澳洲的申请成本要低一些,而且RMIT在QS的排名还是挺靠前的,澳洲本土人对于RMIT的评价也非常好,整体的就业情况也很不错。澳洲人有很强的亲和力,墨尔本也是全球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不管是学校还是环境都是可以提升自己,所以RMIT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王老师笔下的动画,从来不是胡乱拼凑的线条而是生动跳跃的人物,学生时代她是别人家的孩子,她喜欢所有事都亲力亲为,她偏爱静谧陈旧的感觉,我们能从她的动画中寻找到,与众不同的生命力。
在世界的任何地方,艺术都可以生长任何去处都可以是艺术的归宿,但是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或许你会选择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采访到的这位导师她从上海到澳大利亚再到北京,每一个地方她都享受着艺术带来的自由,每个人的眼里都是与众不同的世界,来听听这位学霸导师开挂的动画故事。
王老师
吉林动画学院 动画专业 本科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创意媒体专业
(动画、游戏和交互媒体方向)硕士
- 个人成就 -
个人动画作品《The Bubble》入围并获得
2015德国德雷萨斯国际非盈利动画电影节
最佳儿童动画奖
入围英国2015Animex国际学生动画奖
在2015年度Equinox女性电影节中展映
入围2015新加坡MiCe电影节
在ACMI(澳大利亚动态影像中心)展映
- 工作经验 -
吉林动画学院动画教师;有多年动画教学经验及优秀案例;熟悉国内外各高校动画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专业风格;参与央视动画系列片《长白精灵》原画制作,曾在游戏公司担任前期概念设计和动画师,毕业后进入澳大利亚AMG Media Production担任多媒体动画师Viskatoons Studio(墨尔本动画制作公司)担任分镜师及动画师参与制作“SONOA Health”动画系列片的制作,在ACG负责动画及游戏设计专业的教学,近四年艺术作品集教学经验培训的学生分别获得CalArts、USC、SVA、RISD、CMU、Pratt、SAIC、CCA 、RIT、MICA、Otis、英国伯恩茅斯大学、伦敦艺术学院LCC、加拿大谢尔丹学院等学校的动画本科及研究生ACCD娱乐设计(概念设计、动画设计)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中央佛罗里达大学、南卫理工会大学、萨凡纳、德雷赛尔、旧金山艺术大学等游戏设计的录取
Part 1 记忆中的动画和澳洲
Q:还记得自己是因为什么开始接触绘画的吗?为什么会选择动画这个专业呢?
可能和我家里人有点关系,我爷爷是一个从事文艺方面的工作者,我父母是工程师,他们有时候也会画蓝图,我从小就会受到一些影响。而且我父母比较注重小孩子多方面的培养,所以我小时候报过很多班,但是画画是我唯一坚持到现在的,我很感谢父母当时对我的支持。
至于为什么选择动画,其实挺戏剧性的。我高考的第一志愿是服装设计,但是当时成绩不是很理想,正好07年的时候动画是朝阳产业,国内只有四所院校有动画专业,我就去了其中之一的吉林动画学院。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希望能了解学习到更多的领域,所以选择了创意媒体专业,它下面除了包括动画,还涵盖了游戏和交互设计,对于我来说也是新的挑战。
Q:申请的时候考虑过哪几所学校?为什么会选择RMIT?
我在确定留学之后就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所以申请的时候考虑了悉尼科技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和墨尔本皇家理工,悉尼科技大学的动画专业在澳洲也很有名,他们有很多学生参与过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制作,但是权衡种种之后还是选择了RMIT。当时三所学校的offer我都拿到了,但是等RMIT时候发生了一些小插曲。
我当时申请的时候我们的作品还需要刻光盘,然后邮寄给学校,流程很复杂。很不赶巧我的作品提交的时候出现一些小问题,和RMIT的老师反复沟通之后我才拿到了offer。但是整个过程让我感受到了墨尔本皇家理工的专业和认真对待学生的态度,虽然过程一波三折,但是好在最终收到了满意的结果,算是好事多磨吧。
相比欧美,澳洲的申请成本要低一些,而且RMIT在QS的排名还是挺靠前的,澳洲本土人对于RMIT的评价也非常好,整体的就业情况也很不错。澳洲人有很强的亲和力,墨尔本也是全球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不管是学校还是环境都是可以提升自己,所以RMIT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Q:在RMIT学习期间有什么记忆犹新的事情吗?
在国外接受到的教育没有办法用很清楚的语言去描述你获得了什么,但是经历过后你会有很多的感触。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我们的导师为我们做毕设辅导,我记得当时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小女孩坐在轮椅上,然后她要演出残疾人摆脱轮椅的过程,需要扑倒在地上这样一个动作。我们的导师是一个40多岁的男性,他当下就趴在地上给学生做示范,我从老师身上看到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彼此的尊重,老师切身的来激发你的能量,这是一种非常平等的关系。
我们每周还会有一个party,就是学生和老师大家聚在一起,有时候老师会给我们做饭,大家都太幽默了,这个氛围和国内的感觉也有些不一样。在一个新的环境里,你看到了很多和自己肤色不一样的人,知道了他们在自己国家的生活状态,你会打破之前固有的学习模式,不自觉的融入到这里。
印象很深刻的还有一个来自英国的同学,他当时已经在英国拿了计算机的博士,然后又来我们学校读动画硕士。我们专业的课程第一年要做项目完成自己的片子,之后要写论文,这个同学就把片子做完之后,不写论文也不要硕士学位,他就是为了来学怎么样去做一个动画。当时我很震惊,是什么样的热爱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我会觉得有些人的求学不是为了一纸文凭或者是找到很好的工作,而是终身学习,在任何一个阶段去提升自己。这些经历会让你心胸很宽阔,也是在国外很大的收获。
Q:你创作的灵感或者说出发点是什么呢?
作为动画人来讲,年轻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很炫的技术,比如动画制作,美术场景,包括特效方面。但是带学生之后,更看重的反而是作品表达的内容。所以现在会更多的从生活中一些特别细小的东西上来捕捉感触,会更加在意可能别人不太在意的事儿,然后把特别敏感的部分放大。
为什么说美国动画好,日本动画好,暂且抛开美国动画背后流水线式生产的漫画大公司的支撑,和日本动画身后众多职业漫画家轻小说家出版社的产业链,我想说的是他们如何讲故事。一个好的动画,首先要让人感同身受,得先感动自己,所以灵感肯定是从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历或者是一些小的感动点来出发。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总会有相似的地方。不能因为过分注重这个片子能不能做完,动画最后呈现的效果如何,而忽略了动画制作的前期故事设定。
Q:制作动画是一个非常辛苦的工作,在学习动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动画是一个视频艺术,如果要让动作连贯起来,帧数要高。二维动画我们都要画12张,可想而知一百多分钟的电影,需要成千上万的稿子,所以它是一个需要团队协作的工作。当然也有很多的独立动画师,他们做自己的片子也耗时很久。学动画就是不断的重复大量工作,是需要有热情的,不然很难坚持下来。
我在做研究生毕设的时候,导师推荐我去当地的一个动画公司实习,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晚上回家做毕设,基本上一个月每天就睡不到三个小时。我当时计划每天要做5个镜头,有一些难的镜头卡住了,但是你明天又有新的任务量,今天必须把它做完,连续的熬过来,当时有几天是很崩溃的。但是动画就像生孩子一样10月怀胎,你想着最后他总是要出来的,他必须得出来,你就必须得坚持。所以一般学动画的人比较能坐得住,有耐心。
Q:您在动画行业中有比较偏爱的动画大师吗?
我比较喜欢的大师是一个日本导演,名字叫今敏。我本科时知道他的,但是很遗憾,他在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去世了,当时很多动画人觉得天都塌了。他是动画家的同时,也是一个漫画家,最近才由制作公司推出了一本他的全短片漫画,叫《梦的化石》,是一本很值得收藏的书,也是因为他是漫画家的关系,他的影片是在一些回忆和臆想、现实和梦境结合的边缘做突破,让你有一个想象。
我比较喜欢他的一个片子叫东京教父,讲的是三个生活失意的人在东京雪夜的垃圾堆中捡到了一个不知道身份的弃婴,三个人帮他回家的故事。像是流浪汉的三个人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还要照顾一个孩子,整个动画很有爱也很有浪漫主义。今敏是一个动画电影大师,不管是讲故事方面,还是它的剪辑方式,都属于教科书级别。
Q:现在的动画风格或者说想要做到的动画风格是什么样的呢?
我觉得还是要先定主题和表达内容,再去定风格。比如我要讲一个比较黑暗的故事,我就不会明亮的颜色和风格,当然也有可能做一个反差,但重点还是看你想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我希望学动画的同学在学生期间不要太固定自己的风格,各种类型都要尝试,每一个大师都要学习,日积月累之后自然而然就会有自己的风格。
强调技法的人不能成为大师,我们不应该刻板的学习某一种技法,而是应该尝试更多的不同的东西,在之后想做一个主题或者想表达一个东西的时候,就会有选择的找某种方式来解决应对。
Part 2 意外中,与ACG相遇
Q:和ACG是如何结缘的呢?留澳毕业之后为什么会选择ACG?
我刚来北京的时候,机缘巧合了解到ACG。我当时觉得ACG的这种模式挺新鲜的,而且国内很多机构并不具备这么高的教学条件,所以就来尝试一下。我本来就对老师这个职业很有兴趣,同时我有留学背景,我了解国外的教学模式,我自己之前也教过学生,我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我又是动画专业,我觉得ACG的导师工作像为我量身定制的,我知道自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正式加入之后,融入的也很顺利,我看到了ACG在大环境下对于动画制作更宽广的眼界,不局限于只是把基本的动画技法教给学生,而是从教育方式上引导学生,让他们从一个项目中找到自己想做的东西,我觉得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更恰当的一种方式。
Q:还记得在ACG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呢?
我来ACG已经四年了,期间有很多让我记忆犹新的事情,首先让我感触很深的是ACG的老师们。我刚来的时候,只有我一个动画老师,最初我也只懂动画,对其他的艺术门类了解或是尝试的很少。后来我们的教师团队逐渐扩大,不同领域的人聚在一起交流的时候,我们碰撞出了更多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互相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创意。
虽然我已经从学校毕业了,我不再是个学生,我可能拥有了自己所谓的风格,但是我来到ACG之后,我才觉得我需要继续学习很多东西,我不能把自己框在动画或者游戏这个圈子里面,我们有很多的主题可以去尝试更新的表达,这反而能够让我们打开一个新的创作思路。
另外就是我的学生们。我记得早期的时候,我接触过一个转专业申请硕士的学生,因为专业跨度很大,基本属于零基础,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个学生自己很拼,但是当她得知我刚刚结婚却没有时间度蜜月的时候,亲手做了一本厚厚的手绘册子,来弥补我不能度蜜月的小遗憾,我当时特别感动,难以形容这种心情,有很多有心的学生,这可能也是我一直愿意坚持当老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吧。
Part 3 教学中的引导和沟通
Q:当遇到背景、学习习惯等特点各异的学生,您是怎样开展教学的呢?
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我们制作作品集的形式也是尽可能的激发他的个性,这种形式也更接近与国外的教育方式,并没有确切的标准,而是根据学生内心的感受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总体来说我不太会批判他们做的东西,更多的还是鼓励的形式。
我经常会问学生一个问题,你喜欢什么?你想要什么?很多学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们会说:我喜欢看动漫,我喜欢玩游戏,我喜欢睡,我喜欢吃,我说这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不是你的。这就会引发他的思考,然后在逐渐的学习和沟通中,慢慢发现自己的特点,能够特别专注于一件事,并用自己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这就是他找到的主题。
其实很多学动画的同学,相对于别的专业会更内向一些,在正式上课之前,我希望能够和学生敞开心扉的聊一聊,通过心理上的碰撞和沟通来接受到他与众不同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一面,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有不同形式的表达,这个过程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也能够在这个过程重新认识自己。
Q:现在学生在准备动画作品集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动画的基本功非常重要,有些同学会忽视这一点。国外顶级院校的动画专业,第一年都是在练基本功,比如人体绘画、速写、动画基本运动规律等等,手绘功底是没有办法绕过去的,就算侥幸申请到学校你还是要经历这一部分,所以我建议申请动画专业的同学一定把基本功练扎实,平时多画速写,多画人体结构,至少在人物动作上要协调,多看国内外优秀的片子,把这些养成习惯,不然一定会在之后的某一个阶段成为你做动画的障碍。
Part 4 关于未来
Q:觉得做动画累吗?你如何评价成为老师的自己呢?
做老师就是累并快乐着。成为老师首先心理上肯定有一个变化,自己的整个状态不一样了,对于我来说当老师有另一种成就感。2018年我记得有一场活动,学生的offer都下来之后,我们的新老学员又聚在一起,我当时上说了一句话,我说帮别人完成梦想是一件让自己很感动的事儿。
我的学生成绩都很好,但是我当时的心态很平静。其实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会想老师是不是真的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我们了,直到我成为了老师,才了解到老师的心情。对于我来说,把我所及教给学生,不忘初心,就是我现在需要做到的事情,至于学生在多年之后会不会还记得你,感激你,我相信将心比心。
Q: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样的计划呢?
动画行业的技术变革是很快的,你如果一段时间没有进入行业,就很难再回到行业内去做一个比较前沿的动画制作人员。所以我还是会坚持在老师岗位上,为学生做更多的“支援”,也算是为中国动画的崛起培养中坚力量。
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也在不断摸索教育的方法,我会想象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教育他,这是一个未知数,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近期我们也会做一些小班课,为学生的作品集或者面试提供一些辅导。
Q:最近有很多的动画电影上映,包括《白蛇:缘起》奥斯卡最佳动画《蜘蛛侠:平行世界》还有日本的动漫作品《夏目友人帐》等等,从四年前《大圣归来》的时候就一直被提起的国漫崛起,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每一部片子我都很认真的看过,每一次我都会获得感动。可能国漫在社交媒体上大家褒贬不一样,但是有人骂也好,有人夸也好,作为一个动画人,我深知做一部动画的不容易。从《大圣归来》开始,我们挖掘一些平常老百姓的故事,他不是把齐天大圣当成一个神一个外人,而是把它当成一个小人物,从他的内心来找突破,我觉得这个就是改变。《大鱼海棠》甚至不是动画人来做的,但是这也能看到很多不是学动画的人去尝试去做这件事情,虽然很难,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折磨,最终故事也确实讲得差强人意,但是很欣慰,在中国动漫崛起的道路上有更多的人在尝试。
看《白蛇:缘起》我其实很感动,因为大家总说中国动画在技术上落后美国十年,但是从白蛇的技术层面上我觉得我们已经做的很好了,包括表情、打斗动作、大的场景、很细微的发丝变化等等,而且白蛇作为一个大IP,它在故事上也有了更多的突破,片子里的一些幽默的方式也是中国式非常亲民的幽默,同时电影制作了很合适的推广曲来让整个电影变得更完整。我听说电影最终的成绩很好,我也看到了很多人在自发的宣传,其实很不容易。
中国现在也有很多的动画工作室,也有很多比较成熟的动画制作团队,我们拥有了更大的包容性,我觉得中国动画会有一个很好的未来和很大的跨越。